來源: 作者: 點擊量:2552次
(甘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程處副處長:劉智 )
隨著建設規模日益龐大、工程結構和環境日趨復雜,施工項目不斷朝信息化、智能化、機械化、科技化和綠色環?;痊F代化方向發展。但是,建筑業也是一項風險 很大的行業。因為面對不規范的市場競爭環境,施工企業從任務信息跟蹤、參加招投標、中標簽約、施工準備、工程建設到竣工交付使用一直到工程款回籠,每一環 節無不面臨著種種風險。
因此,風險管理水平將成為衡量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和顯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一、建筑施工企業主要的風險類型
風險是指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可能會帶來損失的、不確定的狀態,具有客觀性、損失性、不確定性的特點。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則是指導和控 制企業風險的全面協調活動。實現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將風險治理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減少不利風險,加大有利風險,支持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 力,使風險與機會、成本與收益最優化,實現企業績效最優化的目標。
施工企業工程承包是一種期貨交易行為,工程建設本身具有投資大和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影響工程施工及工程造價的風險因素很多,但并非所有 的風險都是承包人能預測、能控制和應承擔其造成損失的。國家、省建設工程主管部門基于市場交易的公平性要求和工程施工過程中發承包雙方權、責對等性,要求 發承包雙方應合理分攤風險,要求發包人在招標文件中或在合同中禁止采用無限風險、所有風險或類似的語句規定投標人應承擔的風險內容及其風險范圍或風險幅 度。
通過學習和工作經驗,我認為建筑施工企業主要面臨著的風險類型:
1.自然風險。自 然風險也就是說我們無法預見、避免和阻止自然風險的發生,但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減小和彌補自然風險所帶來的企業損失。目前建筑施工企業針對自然風險所采取 的主要措施體現于對不可抗力條款的解釋,即在合同中將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自然風險規定為不可抗力事件,并明確涉及自然風險事件發生后雙方的責任 及對此類事件的處理方法。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及簽訂施工合同過程中要全面考慮到各種可能發生的自然制約因素,以應對自然風險的發生。
2.政策風險。政 策風險主要指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國家、省、市政策的變化而有意無意的給施工企業帶來損失,它不以施工企業及業主的意志為轉移。因此,作為建筑施工企業 在投標前必須在全面、綜合掌握各類信息的基礎上,對國家、省、市政策進行分析,特別是有關建筑行業的相關政策,如今年國家禁止樓堂館所的建設政策、一些地 區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等,面對這些更應再三斟酌、仔細考慮,以便及時準確的采取避免政治風險發生或補救損失的措施,如保險、索賠等。
3.經濟風險。經 濟風險與自然風險及政策風險有所不同,它可以通過人的主觀意識來預防、避免和縮小。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一系列的建筑工程建設相關經濟指標來測算。另外, 還可以通過分散、轉移等方法來預防和避免經濟風險。例如,有的施工企業在承包工程時,為了避免不穩定因素的發性,只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常常以分包的 形式來處理其它部分工程。
四是管理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對企業發展不利因素或事件即為管理風險。管理風險存在于建筑施 工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生產、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涉及到施工任務承接、投標、合同管理,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管理,工程結算、工程款回收,竣工、交驗等環 節。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生產、經營、財務管理風險是最多的,包括技術風險、材料風險、設備風險、安全風險、人員風險、工程款回收風險等,如發生有 些風險對企業的發展是致命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要通過實時動態控制的方法,對不同類型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措施。
二、建筑施工企業風險承擔的范圍及幅度
1.風險承擔范圍。根據我國工程建設特點,投標人應完全承擔的風險是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如管理費和利潤;應有限度承擔的是市場風險,如材料價格、施工機械使用費等的風險;應完全不承擔的是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變化的風險。
2.風險承擔幅度。現 實施的(GB 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其規范定義的風險是綜合單價包含的內容。根據我國目前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均根據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發布人工成本信息或人工費調整,對此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人工費不應納入風險,材料 價格的風險宜控制在5%以內,施工機械使用費的風險可控制在10%以內,超過者予以調整,管理費和利潤的風險由投標人全部承擔。
三、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的途徑
1.風險回避。風 險回避即中斷風險源,使其不發生或遏制其發展。當風險的潛在威脅發生可能性太大,而且產生的不利后果又過于嚴重,我們卻沒有其它策略可以使用時,可以通過 放棄項目或改變項目目標等方式來達到避免風險的效果。當然,有時回避某種風險可能意味著同時放棄某種獲利的機會。當潛在的損失明顯大于潛在的利益時,采取 回避風險的措施也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而如何適當的選擇回避風險的策略,則考驗著企業經營者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及控制能力。
2.損失控制。損失控制即在施工企業愿意承擔風險的前提下采取各種措施,來減少損失頻率,降低損失嚴重程度的控制技術。損失控制一般適用于風險產生的損失在企業可承受范圍內,它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降低損失的嚴重程度,使其發生損失的影響減小到最小。
3.風險自留。風 險自留指既不回避也不轉移風險,而自行承擔風險及損失發生后的直接財務后果。自留風險是處理風險最普遍的方法,當然這種手段有時是無意識的,即風險發生時 并未有意識的采取某種有效措施,以致最后只好由自己承受;有時這種手段又是有意識的,即經營者有意識、有計劃的將若干風險主動留給自己,當然這種情況下, 風險承受人一般已經做好了處理風險的準備。
4.工程保險。工程保險即通過購買相應的保險,將參與工程建設的組織和個人即將面臨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意外事故一旦發生,遭受的損失將得到保險公司的經濟賠償,從而達到有效降低風險程度的根本目的。
5.工程擔保。工程擔保即指擔保人在事先評估被擔保人業績和信用的基礎上,向債權人保證被擔保人能夠按合同規定條款完成工程或及時支付有關款項的信用工具。